金沙特色-www.js77999|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js金沙官网新闻 > 正文

吴伏生教授应邀做客跨文化讲座第71讲

【来源: | 发布日期:2016-06-16 】

2016年6月13日下午,在比较文学所所长陈戎女教授的主持下,第71届“跨文化系列讲座”成功举行。本次讲座题为“比较视域下的陶渊明诗歌”,主讲人是美国犹他大学比较文学及中国文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客座教授吴伏生先生。

吴教授首先指出:儒家提倡的“尚友”(《孟子·万章下》)、“言志”(《诗大序》)是中国诗学的重要传统,而受其濡染的历代诗家也常将陶诗视为“真实”的楷模。早在艳体横行的六朝时期,钟嵘便认为陶渊明的作品“笃意真古”,故而“每观其文,想其人德”。在传统诗学的理论助推下,钟嵘对陶诗的品评形成了前后相袭的审美惯性。例如陶潜最为人称道的《归园田居》,明代学者黄文焕便称其“诸首纯以质语真语胜”,当代陶学家袁行霈先生同样认为此诗“率真之情贯穿全篇”。自古及今,陶诗最为国人称道的一向是其真淳质直的审美况味,历代论家皆对此交口称誉而鲜有质疑者。然而从上世纪开始,一些西方学者却立足于“他者”视域,对陶诗作出了异于国人的全新阐释。正如孟尔康在《比较诗学》中率先提出的:造成东西文学巨大分野的关键性因素乃是二者差异显著的“本源文类”——“抒情诗”是东方文学的典型本源,它侧重于诗人内在情思的真挚抒发,以此对文本读者造成感发效用;“戏剧”则是西方文化的本源文类,它决定了西方作家对外在客体的逼真摹写,及其面对“观众”(读者)时惯于采取的表演态度。而在吴教授看来,本源文类不仅会影响文学创作,更会为东西文论的异质动势注入十分微妙的张力。这一观点相当鲜明地折射在宇文所安对陶渊明诗歌所作的“另类”诠释中。在解构主义盛行欧美的1986年,宇文所安以一篇题为《自我的完美之镜:作为自传的诗歌》对陶诗进行了全面解构,也因此革命性地更新了陶学研究的海外视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被时人视为写心之作,但宇文所安却从西方思维传统中的“主客二分”出发,认为“自传”这一文类从传主汲取的主体性与传记文学所必然聚焦的“外在他者”之间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二者巨大的张力作用势必会造成自传作者的“自我分裂”。因而体现在陶渊明自传中的“真实”只是传主为说服读者所刻意凸显的“淡薄表演”,“它遮掩、模糊或者歪曲某些真正、被隐藏的本性”。以此为理论支点,宇文所安随即“拆穿”陶渊明在“自传诗”中刻意塑造的“真实”面目。例如:在第一首《归园田居》中,陶潜一人“分饰”两角:辛勤耕耘的农夫与鄙弃仕宦的士人。但二者在阶级、文化、社会诸层面的鲜明差异决定了陶渊明只能二者择一;而他遗世独立的孤高形象则是对庸俗读者的变相嘲讽。吴教授认为:宇文所安对陶渊明诗歌的误读正源自于“戏剧”这一不同于中国文学的西方文类本源,它拘束了宇文所安的学术视野,也潜移默化地左右着后者研究陶诗所择取的基本学术路径。在戏剧传统中,“文本”的表演性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位。而面对阶层不同、文化各异的“观众群”,独具个性的作者与庞杂模糊的读者始终被不可逾越的鸿沟所深深阻断。虽然从字里行间,我们的确可以感受到陶潜不得不经常面对的尖锐内心矛盾,但其为身兼农夫与士人所做出的激烈挣扎、“贫富常交战”之后达到的暂时平静以及由此产生的天然疏朗的审美境界,无不彰显着诗人真挚平易的心境,陶诗因此获得了一种淡泊然而充实、冲融而不萧疏的内在品性。

吴伏生老师学养渊厚、谈吐幽默,精微独到的见解与入木三分的评析层见叠出,深深吸引了在场师生。在接下来的问答环节,陈戎女教授与吴老师交流了关于比较诗学的学术见解,同学们就讲座内容与吴教授展开了深入讨论。出席讲座的还有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的部分老师。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