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特色-www.js77999|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js金沙官网公告 > 讲座信息 > 正文

孟蓬生教授论汉语前上古音

【来源: | 发布日期:2019-07-25 】

7月24日下午,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孟蓬生教授为高研班学员讲授了第八课,题目为《汉语前上古音论纲》。北京语言大学徐朝东教授主持。

首先,孟教授指出了目前上古音研究的不足,由此提出了“前上古音”的概念。他认为,汉语史上存在着一个可以称为前上古音的时代。上古音不是原生音系,而是派生音系,我们称派生上古音的音系为前上古音,具体可指以甲骨文语料为主体的商代音系。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从事上古音研究的学者都没有明确清晰的前上古音观念,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一是相信《诗》韵,不相信谐声;二是重视历史比较法,忽视历史考据法;三是古音学说蜕变为古音构拟学,不重视考据;四是株守目前的上古音分布,不敢越雷池一步。

孟蓬生教授从谐声偏旁为“去”的一桩“公案”入手,阐发了自己的观点。《说文》系统中谐声偏旁究竟有一个“去”还是两个“去”,一部分学者认为本来只有一个“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分化;另一派认为本来就有两个“去”,一个在“鱼部”,另一个在“盍部”,彼此无关。孟老师从金文、通假字、又读、韵文和同源词等材料证明鱼盍两部相通。不仅鱼盍有相通现象,幽微、祭盍等也有相通现象。孟教授认为,这都是由于上古音中的一些非闭口韵在前上古音系中原是闭口韵。

孟教授进一步介绍了前上古音的研究材料、方法及意义。他认为不仅商代甲骨文和金文可以证明前上古音系,后代的资料也可以推导前上古音系,如周代甲骨文和金文、春秋金文和战国文字,甚至汉代以后的文献(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和现代汉语方言也可以作为辅助材料。具体可以用二重证据法、历史考据法、内部构拟法和古韵离析法等方法来证明前上古音系。前上古音研究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反过来,前上古音的研究成果对于汉语语音史、历史比较语言学、汉语语言学史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也会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前上古音是汉语语音史的一个重要阶段,研究古音应该有前上古音观念。没有前上古音的概念,上古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孟蓬生教授提出了两种观念和一种禁忌,就是我们要掌握系统的观念,如阴阳入三声对转是系统性的体现,结构中的“空格”是系统性的体现,通转的平行性也是系统性的体现;我们还要掌握变化的观念。一种禁忌就是忌言无,赵元任先生曾经说过“言有易,言无难”,我们要从文献出发,找出一些曾经发生过或存在过的音转现象,而不是用一个“无”字来束缚我们的手脚,禁锢我们的思想。

前上古音的观点引起了学员们的热烈反响,大家积极提问,孟教授的解答条理清晰、内容详实,赢得了全场学员的热烈掌声!

2018级硕士生 孙森

XML 地图